著力打造健康企業 不斷滿足社會關切
2017-11-14
點擊次
隨著社會發展進步,全民健康意識越來越高,保健需求早已成為社會需求的重要內容。不斷滿足社會對于健康的關切不僅是政府有關部門和藥品、保健品企業的責任,也應是其他所有企業、特別是相關食品生產和流通企業的責任。
據悉,2017年2月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、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,創新方法研究會、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學校協辦的“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校長研討會”正式走進校園。這是落實《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(2016―2030年)》提出的要“推動中醫藥進校園、進社區、進鄉村、進家庭,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、生理衛生課程,提高全民健康意識的重大舉措。”目前,北京、遼寧等地已經開啟試點工作。這一消息對于促進全民健康意識和相關需求增長,無疑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在保健意識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今天,如果忽視與漠視這一需求,企業最終將逐漸失去市場青睞,變得無路可走。著力打造健康企業,不斷滿足社會關切,核心是生產與經營有健康保障的產品。綜合說來,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。
第一、要有健康的開發、生產和市場監管意識。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”,這個“初心”就是愛,對社會的愛,而不是其它;失去了愛,一切經營都是勢利與虛偽。新產品開發、生產,其出發點必須是滿足社會健康需求,如果僅僅為了眼前市場和利潤,罔顧社會健康需求,必定會遭到社會拋棄。今年年初,臺灣某集團無奈宣布旗下的某方便面企業解散,其爆發點源自兩年前的垃圾油品事件;最近,網上曝光某橙汁飲料不含一點橙汁成分,完全是色素加糖水,相信不久這個產品也將遭到淘汰。市場是大道暢行的場所,“‘道可道’,非‘小道’”。如果開發和生產狗茍蠅營偷工減料,行見不得人之小術,掙昧心之錢;如果市場監管部門也成了睜眼瞎,而置消費者健康于不顧,那么,不僅生產者、監管者受到懲處,也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,把整個行業帶入停滯的深淵。同時,各種以降低成本為口實而降低產品質量、縮減使用時間、降低工程質量的現象就會頻出不窮,健康和長久運營就無從談起。
第二、要有健康的制度、條件和現場管理。健康生產經營制度健全,建立嚴格規范的生產經營環境和硬件條件,并跟上現場管理,使每一個環節和流程、每一個硬件做到位,健康的產品才有保證。食品生產、經營不能差不多就行,也不能沒有條件“創造條件”也要上,這樣生產和經營的產品就難以保證完美無缺。必須嚴格按照制度要求,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、湊合不得,哪怕生產、經營暫時出現虧損,也不能讓產品出現丁點兒瑕疵。制度和操作細則,生產、經營環境與條件,到位的現場管理,構成對原材料、生產、儲存、物流、銷售、回收等基礎環節的基本保障;離開了這些要件,地溝油、毒韭菜、毒生姜、毒米線、三聚氰胺、蘇丹紅、瘦肉精、膨大劑、過多氫化、過度添加以及亞硝酸鹽等問題就會紛至沓來,消費者健康需求焉有保證?
第三、要有身體和精神健康的員工。人是企業最重要的因素,沒有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員工,企業基業長青是一句空話。身心健康是職業健康運行的基礎,但是職業疾病以及心理扭曲等問題,在企業某個階段或者某個環節往往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因素,由不得我們不給予重視。頸椎病、腰椎病、神經衰弱、高血壓以及過勞死等身體衰退問題的存在,使得我們沒有多余精力肩挑企業經營重擔,或者不愿繼續身體力行推動業態創新發展;而精神衛生問題的存在使得我們常常情緒失控、感情偏執、目光狹窄、貪戀錢權,不能正確處理日常工作關系以及與客戶、顧客的服務問題,從而在某個環節喪失顧客與市場;更嚴重的是,在某個要害部位或問題上,持續的心理不健康會時刻向板塊、部門傳遞負能量,對企業長久健康發展形成障礙。有眼光的企業早就注意到這一問題并加以解決。
身體健康、心理健康、行為陽光,三者相因相成。關注健康消費,從企業自身做起;著力打造健康企業,不斷滿足社會關切,是企業責任使命。生產經營健康產品是企業生存的底線、紅線。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,必須抱持健康生產、健康經營理念,如同抱持高效經營、規范管理、人性服務、安全生產、綠色發展、和諧社會等諸多理念一樣;進而在條件許可情況下,設立健康管理服務部門,為企業經營設立一道監管屏障,杜絕問題產品危害社會,同時為社會和員工提供各種健康服務,讓健康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以及創新發展的動力之源。(人力資源部 彭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