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幾年,受中美貿易戰、疫情、電商等因素疊加影響,中國經濟增速放緩,很多實體經濟特別是大批中小企業因經營下滑虧損嚴重,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持續惡化,現金流更是捉襟見肘,無力支付人員工資、房租、水電等主要費用,又無法從銀行獲得資金支持,只能停業關門。從目前經濟形勢來看,大批中小企業將面臨嚴峻考驗和生存危機,能不能活下去將是廣大中小企業的不得不面臨的坎,而活得更好更是成了奢望一般的存在。如何撐過這兩年?如何提升企業生命力?
一、主動出擊、創新求變。企業要對自身業務進行梳理和分析,主動調整經營方向,對未來一段時間內預計持續虧損的項目和部門要果斷關停,以防止企業持續失血,導致現金流枯竭;同時,企業要積極與互聯網進行嫁接,要主動抓住抖音、快手、微商等風口,變“先產品、再客戶”的傳統思維為“先客戶、再產品”的新型思維,主動根據客戶需求開發定制產品,改變傳統的等客上門營銷方式,積極開展精準營銷、圈子營銷新模式,主動出擊,拓展客戶。總之,只有不斷創新、積極改變,企業原有業務才有可能持續下去。
二、整合資源,借勢借力。中小企業由于規模較小、抗風險能力不強,可以利用的內外資源也非常有限,要想做大做強企業,就必須整合內外資源,或與其他企業進行資源互換,或與自身資源有互補性的企業進行合作,與其他企業強強聯合,抱團發展,務必要改變單打獨斗的“個體戶思維”模式。比如,甲茶葉經銷商用100萬的茶葉交換了乙白酒經銷商100萬的白酒,因為茶酒不分家,雙方的客戶既需要茶葉也需要酒,所以雙方很快就將茶葉和白酒都賣了出去,相互借助對方的資源迅速增加了100萬的銷售和相應的利潤。整合資源時要遵循對等原則,最好要與略強于自己的公司進行合作,且雙方獲得的收益也基本相當,以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。
三、放棄主業,轉型升級。受疫情或者國家政策影響,很多企業主營業務基本停滯,企業生存非常艱難,可以嘗試轉型其他行業。前幾天看到一則微信,新東方由教育行業轉型直播帶貨行業,教師由講課開始轉行做主播。東方甄選的一個個主播既有學識,又懂英語,又有文化,與其他帶貨主播完全不一個風格,讓人眼前一亮。前一段時間,我到一家旅游公司去參觀,受疫情影響,這兩年旅游行業遭受重創,該公司五十多輛嶄新的大巴車靜靜地停在停車場上,三十多個司機無活可干,已經放假回家,但公司還要支付貸款利息,繳納職工保險。老板壓力非常大,開始組織部分職工開展社區團購工作,正在招募兼職群主在微信群中經營蔬菜、水果,并打算在旅游業復蘇后作為旅游主業的增殖服務項目。以上這兩家企業都是在被動轉型,企業應提前考慮其他行業,主動轉型,以擺脫被動局面。
四、降低費用,提高勞效。10年前我在東莞參觀一家企業,企業老板在介紹中指出,公司中每個部門存在的價值就是:要么為公司掙錢,要么為公司省錢,否則這個部門就沒有存在的價值,后來,我經常思考一個問題,廣東的企業為什么發展得好,因為廣東的老板都很務實。同時,我們也經常思考另外一個問題,每個員工存在的價值是什么?也是這個員工一段時間(一年或一個月)內為公司創造了多少效益。企業在困難時期,一定要精簡部門和員工,一方面降低開支,另一方面能激勵剩余部門和員工多為公司創造價值,從而提升企業效益。
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,越是困難時期,企業越要積極想辦法進行變革,以提升企業生命力,讓企業活得更久,否則,變革慢了,就會被市場殘酷拋棄。
(常務執行經理 蔡治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