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生性不喜歡逛街,也不大喜歡去商場,所以生機盎然、曲徑通幽的公園,便成了散步最好去處。古色古香的歸真園、白浪河邊的大柳樹、孩童嬉戲的一小片沙灘……都不止一次地被我寫進文章里,這繁華鬧市中安靜的人民公園也因此被更多的朋友所熟知。他們時常三五好友相約,穿上心儀的漢服,來此留下美麗的身影。就連我的山水畫恩師,讀過《歸真園》后,也曾兩次帶著我們山水畫高研班的同學們來“人民”公園寫生,筆尖染墨,將美景定格紙上。
某個下午,我一個人靜靜地、漫無目的地走在這曲曲折折的公園小徑上,轉了一圈,滿眼都是春天嫩嫩的綠。年過半百,心態淡然,漸入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”的境界,既沒有因為疫情之下公園不見人跡而傷感,也沒有因為見到初春的景色而心潮起伏,就這樣靜靜地走在折回的路上。
公園中,各種樹木,繁多奇異,不同樹種都被栓綁上了銘牌,有的銘牌上只有名字,有的銘牌上則有比較詳細的介紹。走近幾顆高大的白楊樹時,突然想近距離看看樹上的銘牌。就在仰視的這一瞬間,我的視線被定格了,銘牌之上赫然寫著:白楊樹,雷擊時間:2005年6月某日15 時。我感覺腦袋“嗡”的一聲轟響,心中立馬有了抖顫的感覺。過去的歲月里,偶爾從老人們口中聽說,在某某山里,在某某村里,在某某雨天,有樹被雷劈成兩半,但那都是道聽途說,我并沒有真正見過雷擊后樹的樣子,而今天,在這個公園中,我就這樣真切地和它面對面站著,驚愕之余,我的眼睛緊緊盯著那塊銘牌,這簡短的一行小字,記錄了多年前的一個雨天,一個下午,一棵樹所經歷的慘烈故事,一個生命所經受的劫后余生。
滿懷感動之情,我走向前,伸出胳膊,緊緊擁抱著這顆“雷擊樹”,在它受傷十七年之后,想要用身體的溫度給這棵劫后余生的白楊帶來一絲慰藉,以生命擁抱生命,久久地,不愿離開。從擁抱“雷擊樹”的那一刻起,我的內心深處,總是有一股暖流,一想起“雷擊樹”,總感覺眼眶潮濕,或許是因傷后的生命依然磅礴而震撼,亦或許是為生命的強大而感動。
回到商品城店里,和鄰居聊起此事,鄰居告訴我,那年這顆白楊樹被雷擊的那個下午,他去過公園,看到這顆白楊樹被雷劈下來一段非常粗的樹干,斷裂的枝干直接砸到了樹下的一輛汽車上,當時場面驚人地慘烈。
如今,這顆白楊樹仍然屹立在那里,只是本該茂盛的枝葉,顯得有些稀少,但依然煥發出可人的嫩黃新芽,那是初春本該有的色彩,和著柔柔的春風,婆娑起舞,這就是生命的奇跡,這就是生命的強大!植物尚且如此,我們人類更應如此。你看,突如其來的疫情中,眾志成城、萬眾一心的人們,肩負責任,奮力擔當,同樣演示了生命力的強大,譜寫了一曲曲生命的贊歌。
如今,我們正面臨抗擊疫情的同時將一切恢復正常的挑戰,作為生意場上的一員,在做好防護的同時,也要堅定信心努力工作,為經濟的全面復蘇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。我們始終相信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堅不可摧!
(熱心作者 劉國霞)